微型企业是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微企发展工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措施,特别是去年7月底,按照政才书记提出的"放开、减负、解难、引导"要求,又新增了一些微型企业后续扶持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了财税、金融帮扶举措。
一是财政资金支持方面,市里每年拿出8个亿的区县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微型企业创业补助,目前,已累计发放创业补助36.61亿元,惠及鼓励类微型企业15.65万户,此外,我市每年还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微型企业代账、会展、场地租金、孵化平台建设等一系列后续补贴。
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方面,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两年补贴。此外,微型企业还可以享受3万元起征点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金融扶持政策方面,高校毕业生等四类重点人群创办鼓励类行业微型企业可申请15万元以内两年期的创业扶持贷款,贷款利率执行同期基准利率。目前,已累计发放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20.38亿元,惠及2.05万户微型企业。
为加强行业引导,扶持政策规定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等四类重点人群创办的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等五大市级鼓励类和各区县确定的鼓励类行业微型企业,设立登记满2个月后,可申请5万元以内的创业补助(以前为财政补助资金)和最高15万元的创业扶持贷款。
微型企业可按相关规定,享受登记制度改革中的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等放开类政策,和其他企业一样,登记资料备齐后即可申请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可享受两年免费代账服务、6个月经营场所租金补助、不超过1万元的电子商务运营补助、5万以内的信用保险补助、最高2万元最长2年的水电费补助、10万元以内的技术设备购置补助、每年最高3万元的展位费补助和3000元以内的会展交通费补助、以及税收补贴、免费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暂免征收两年的工会组织经费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等减负类政策。微型企业还可享受商业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政府采购支持、产业引导基金等解难类政策。创业培训、后续培训、成长壮大扶持等引导类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增后续补贴政策中,微企每年可任意选两项申请扶持补贴,但每项政策仅可享受一次。
重庆市最新微企补助政策
1、范围扩大:全市微企增至33.84万户
过去:注册资本金在10万元以内、雇员在10人以下的企业。现在:所有注册资本金(含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额和合伙企业的出资额)在15万元以内、雇员(含投资者)在20人以下,且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微型企业。
解读:重庆市扶持的微型企业范围扩大到国标微型企业,一大批原本不是微企的企业也被纳入微企队伍。聂刚提醒这部分企业老板们:“只要符合新的微企概念,不论以前是否申办过微企,今后都将享受微企各方面优惠政策。”聂刚说,按照新标准,我市微型企业已增至33.84万户。
2 受惠人群:从事五类行业的四类人群
过去:给予微型企业财政补助资金,九类人群可享受。
现在:财政补助资金变为创业补助,受惠人群变为从事五类行业的四类人群。只有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军队复员人员等四类重点人群创办的科技创新、电子商务、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特色效益农业等五大市级鼓励类和各区县确定的鼓励类行业微型企业,设立登记满2个月后,才能申请5万元以内的创业补助和最高15万元的创业扶持贷款。
解读:“这四类人群只有创办这5类产业,才可以申请创业补助,两者缺一都不行。”聂刚说。
3 流程缩短:最快半小时拿照
过去:申办微企,必须先审核申办者先是否属于“九类人群”,再发放财政补助,申办到拿到营业执照需两三个月时间。
现在:减少了审核申办者身份等方面流程,只要材料齐全,最快半小时拿到执照。
4 税收补贴:超过个人出资部分也可获补
过去:2013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微型企业,在2015年12月31日前,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补贴,补贴上限为注册资本(最高不超过15万元)中的个人出资部分。
现在:将补贴金额限制变为补贴时间限制。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新办微型企业,自注册登记之日起按其缴纳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2年补贴。
解读:2年之内,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即便超过注册资本中的个人出资部分,也可获得补贴。此外,微企经营者不需再来回跑路递交材料,直接由工商部门向税务部门提供符合条件的微企名单,然后由财政直接将补贴打入微企账户。
5 税收起征:起征点提高至3万元
过去:微企税收起征点为月销售额或月营业额2万元。
现在:对月销售额或月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微型企业,暂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
搜索关键字:
工商代办、重庆工商代办、重庆新公司注册、重庆营业执照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