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如何转小规模纳人,下面这些问题您应该注意?
问题一:什么样的纳税人,可以享受这次转回的机会? 【
重庆工商代办】享受转回机会的,首先明确不是营改增的纳税人,而是老的增值税纳税人。并且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那些超过50万、80万旧限额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以及原本就不达旧限额,因会计核算健全,自愿升格的一般纳税人;二是最近12个月或四个季度销售额依然不足500万新限额。
问题二:如果企业成立不足12个月怎么判断年销售额? 这个很简单,可以用月销售额估计年销售额。
问题三:这个500万标准是工业、商业和营改增业务分别计算判断,还是合并计算? 合并计。,原先是分别按照不同的业务分别计算判断,如果销售货物70万,提供服务450万,由于分别不达80万和500万的标准,可以不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现在是合并计算520万元,就达到一般纳税人的标准了。
问题四:什么时候可以转回? 从2018年5月1日到12月31日,在此期间,自由选择。
问题五:税务机关会通过系统数据判断帮我转回吗? 不不不,你想多了,这是纳税人的权利,不可能一刀切的,肯定有不想转回的纳税人。所以这个事情必须纳税人自己提出申请,只要纳税登记和申报信息是正确的,税务机关当场就可以办理转回。
问题六:我办理转登记当期就是小规模纳税人了吗? 不是的,当期办理,下期生效。毕竟咱们去移动公司换个资费套餐也是下期生效的,如果马上生效的话,会计核算就乱套了。转登记当期,还是一般纳税人核算,下一期,按照小规模纳税人核算,简易征收。
问题七:我作为一般纳税人期末的留抵税额和未申报抵扣的进项税怎么办? 可以把它转到“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核算。转入之后,可以通过此账户对之前少缴或多缴增值税进行调整。比如说,税务稽查来检查之前的增值税,发现有少缴增值税情况;再比如,一般纳税人期间发生了销售退回,折让等,导致应纳增值税发生变化,都用此账户进行调整。
问题八:我在一般纳税人期间没有开具的发票,红字发票、开错的发票怎么补开? 增值税发票应当在纳税义务发生日开具,纳税义务发生日是什么税收政策,就按照什么政策来开。原来的发票没开,补开依然适用原来的税率和征收率,如果适用17%就依然开具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问题九:会不会出现5月刚转回小规模纳税人,6月份发现前12个月已经超过500万,7月就又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不会。5月转回小规模,从6月开始重新计算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销售额,不会和之前的销售额连续计算,所以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至少能保持一年。
问题十:我原来的税控设备和增值税发票需要缴销吗? 不用缴销,可以继续使用。
一般纳税人转小规模纳人需满足下面条件: 1、转登记日前连续12个月(以1个月为1个纳税期,下同)或者连续4个季度(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下同)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转登记日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或者4个季度的,按照月(季度)平均应税销售额估算上款规定的累计应税销售额。
2、符合本公告第一条规定的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填报《一般纳税人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登记表》(表样见附件),并提供税务登记证件;已实行实名办税的纳税人,无需提供税务登记证件。
3、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称转登记纳税人)后,自转登记日的下期起,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转登记日当期仍按照一般纳税人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4、转登记纳税人尚未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以及转登记日当期的期末留抵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额”核算。
5、转登记纳税人在一般纳税人期间销售或者购进的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自转登记日的下期起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的,调整转登记日当期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6、转登记纳税人可以继续使用现有税控设备开具增值税发票,不需要缴销税控设备和增值税发票。转登记纳税人自转登记日的下期起,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应当按照征收率开具增值税发票;转登记日前已作增值税专用发票票种核定的,继续通过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其取得的不动产,需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7、转登记纳税人在一般纳税人期间发生的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未开具增值税发票需要补开的,应当按照原适用税率或者征收率补开增值税发票;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开具红字发票的,按照原蓝字发票记载的内容开具红字发票;开票有误需要重新开具的,先按照原蓝字发票记载的内容开具红字发票后,再重新开具正确的蓝字发票。转登记纳税人发生上述行为,需要按照原适用税率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应当在互联网连接状态下开具。按照有关规定不使用网络办税的特定纳税人,可以通过离线方式开具增值税发票。
8、转登记纳税人按规定再次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后,不得再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
9、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税率调整前已按原适用税率开具的增值税发票,发生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等情形需要开具红字发票的,按照原适用税率开具红字发票;开票有误需要重新开具的,先按照原适用税率开具红字发票后,再重新开具正确的蓝字发票。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税率调整前未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需要补开增值税发票的,应当按照原适用税率补开。增值税发票税控开票软件税率栏次默认显示调整后税率,一般纳税人发生上述行为可以手工选择原适用税率开具增值税发票。
10、国家税务总局在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中更新了《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表》,纳税人应当按照更新后的《商品和服务税收分类编码表》开具增值税发票。
“为企业减负,转!”VS“为留住客户,不转!” 五一小长假后首个工作日,今(2)日早上9点刚过,重庆伟盟路捷汽车维修中心财务人员冷小芬便来到两江新区办税服务厅,办理一般纳税人转小规模纳税人。
“我们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汽车修理修配的企业,今年3月因连续12个月销售额达到80万,成为了一般纳税人。但我们主要业务对象多为个人和小规模纳税人,预计公司2018年销售额在100万左右。如果继续保持一般纳税人的话,税负较高,所以节后第一天上班就来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冷小芬说道。
“转回小规模纳税人以后就可以按3%交税了,能给企业节省大笔税款,国家这项优惠政策真是送到了我们小企业的心坎上。” 在听到税务人员宣传辅导相关政策后,重庆月亮河建材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唐继梅马上回去准备了资料,想要转回小规模纳税人。
唐继梅说,公司因为去年12月向一家大客户集中供货,年销售额超过了80万元,成为了一般纳税人。像去年那样的大客户其实很少有,若保持一般纳税人税负较高,所以一听说可以转回小规模纳税人,她第一时间就开始咨询筹备。
对于是否转为小规模纳税人,重庆三新和商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持不同的意见:“虽然我们符合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但是由于甲方多是一般纳税人,需要我们开具适应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为了和他们继续合作,从企业长期发展考虑,我们会选择继续保留一般纳税人资格。”
转或不转?税务部门来“支招” 转还是不转?重庆市国税局货物与劳务税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标准统一调整到500万,对中小企业发展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但不是所有符合要求的一般纳税人都要转登为小规模纳税人。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进行选择。例如,假设企业的增值税税负高于3%,那么转为小规模纳税人以后,税负就会下降。而如果增值税税负低于3%,那么转为小规模纳税人后税负反而可能会升高。
除此之外,如果企业按照一般纳税人计征时税负略高于按照小规模纳税人3%的征税率,但是如果客户要求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或适用税率的增值税发票,那么为了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还需做好测算,慎重权衡。
该负责人还特别提醒,转登记程序由纳税人发起,具体办理时间也是由纳税人自主选择,但要注意时限范围为2018年5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就目前政策来讲,错过这段时间,就不可以再办理转登记手续。
具体怎么算? 来看看这些“明白账” 一、当纳税人增值税税负高于3%时,可考虑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特殊情况除外。
例1:甲企业2017年6月成立并开始经营,主要提供修理修配劳务。在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的12个月里,该纳税人共计申报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34万元。由于该纳税人主要成本为人工成本,所以自成立以来共取得进项税额24万元。一年内共计申报应纳增值税税额 10万元,增值税税负5%。该纳税人近期内并无固定资产采购计划。
对于该纳税人而言,在只考虑增值税税负的情况下,选择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是划算的。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后,如果同样取得200万元的不含税销售额,只需要申报缴纳增值税6万元,增值税税负仅为3%。相比登记为一般纳税人而言,减税4万元,增值税税负减少2%,降低40%。
二、当纳税人增值税税负低于3%时,可考虑选择继续作为一般纳税人。
例2:延续例1,如果该企业在提供修理修配劳务过程中,每月需要购进大量的电力和配件,能够取得足够多的进项税额。在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的12个月里,该纳税人共计申报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销项税额34万元,取得进项税额30万元,应纳增值税税额 4万元,增值税税负2%。
对于该纳税人而言,在只考虑增值税税负的情况下,选择继续作为一般纳税人是划算的。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后,如果同样取得200万元的不含税销售额,需要申报缴纳增值税6万元,增值税税负为3%。相比继续作为一般纳税人而言,增税2万元,增值税税负增加1%。
三、纳税人增值税税负高于3%,但考虑到客户要求开具适用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则可考虑选择继续作为一般纳税人。
例3:延续例1,如果甲企业主要为一家运输公司提供修理修配劳务,该运输公司要求甲企业必须开具16%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否则不予合作。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甲企业选择继续作为一般纳税人可能不会减税,但为了避免企业客户流失,仍应考虑选择继续作为一般纳税人。纳税人应测算需要开具适用税率发票的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合理选择增值税纳税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