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了!进失信黑名单,工商局将联合38个部门一并处罚 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等38个部门联合签署的《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已于近日印发实施。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今天上午联合召开媒体通气会,介绍相关情况。此次签署的《备忘录》惩戒措施多、力度大、范围广,其中有几个数字尤为值得关注。
“38”个实施惩戒部门
在信用信息共享基础上,由一个部门在一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实施惩戒变为由多个部门在多个领域对失信当事人共同实施联合惩戒,实施惩戒的部门多达38个。
“2”个惩戒方向
《备忘录》联合惩戒机制呈两个方向,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其他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本领域内失信当事人信息,采取市场准入和任职资格限制,责令当事人限期办理变更、注销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等惩戒措施;二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外的其他签署部门根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失信信息,依法在本领域内对其经营活动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包括限制部分高消费行为、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限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限制参与工程招投标、限制取得政府资金支持、限制取得生产许可等18项惩戒措施。
“90”项具体措施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实施协同监管、信息共享与联合惩戒的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共整合形成了90项具体措施,明确了联合惩戒的范围、对象、惩戒措施、责任部门等,规定了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的具体实施方式和信息反馈通报机制。操作程序具体,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各相关部门组织落实,对失信当事人形成强大震慑。
“30”多个重点领域
惩戒范围包括安全生产、旅行社经营、国有企业监督管理、饮料及兽药经营、食品药品经营、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及娱乐场所经营等30多个重点领域,涉及企业多,覆盖了全国省、市、县多个行政层级,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312.36”万户市场主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截至10月30日,全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共计312.36万户,其中企业275.58万户,均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将依法在多方面被实行限制或者禁入。
二、如何查询自己的企业是否进入了黑名单 第一步:登陆
1)登陆工商局官网-->点击进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第二步:下载申请表
1)进入后显示以下界面,可下载《移出经验异常名录申请表》。
2)如需要查询企业信息和申请表所要移交至的机关,请按下一步。
第三步:查询信息和查询申请表所要交至的机关
1)点击“经营异常名录”
2)点击“经营异常名录”后显示以下界面,企业可进行查询
3)点击所属企业,选择“经营异常信息”,即可查询到申请表所需提交至的机关。
三、多部门联合限制“老赖” 工商部门一个半月执行6686人次 记者日前从国家工商总局获悉,自全国工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共享交换应用系统2015年12月1日上线运行以来,目前系统中失信被执行人数量已达139.5万人。另外,截至1月13日,全国工商部门限制“老赖”担任公司各类职务共计6686人次。
按照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工商总局等8部委签署的《关于印发〈“构建诚信 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的通知》(文明办〔2014〕4号)的要求,最高人民法院向工商总局提供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应在企业登记注册环节对其任职资格进行限制。
2015年12月2日,石家庄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到石家庄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窗口,申请将朱某列为该公司监事。工作人员将朱某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录入河北经济户籍管理系统时,系统自动提示其个人负有“偿还本金1000万元及利息”的到期债务,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于今年3月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石家庄市工商局注册分局依法限制朱某担任公司监事,并向企业出具了《申请人告知单》。这是系统运行以来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
工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失信被执行人的任职资格限制工作,发挥其强大的惩戒和震慑作用。对现有失信被执行人已在企业任职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统计、分析和甄别,并适时启动责令企业纠正违法行为的工作。同时,联合更多部门,继续加大对各领域存在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惩戒力度,真正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
文章关键字:企业黑名单的影响、重庆工商代办、工商代办、重庆营业执照代办、重庆代办营业执照